(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5日電)女高音徐以琳是台灣少數兼具教學與歌唱實力的聲樂家,今年初從東海音樂系退休,桃李天下,她的學生陳美玲、陳珮琪與石易巧等為她發起驚喜音樂會,師生將同台演唱歌劇經典選粹。
徐以琳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,這一份「愛的禮物」讓她很感動,「我總希望我的學生們能夠開發條件與潛能,長成自己該有的樣式」。
徐以琳出生於台北,自幼學習鋼琴與聲樂,初中時隨團契詩班去醫院與監獄演唱,「有的病人躺在床上,聽我唱歌居然會笑;有的在獄中想起自己過往,低頭拭淚,我才知道音樂的力量。」
徐以琳世新畢業,但沒一天做過新聞工作,她將自己唱的「陽關三疊」和莫札特歌曲寄到美國,結果被美國密西根大學錄取,開啟了她的音樂生涯。1983年學成後返國發展,後又赴美加州大學進修,近年在東海大學音樂系長期教導聲樂,並舉行獨唱會,橫跨戲劇、抒情、花腔等唱法,不斷自我挑戰,堪稱聲樂界變形女金剛。
徐以琳的教學充滿「焚燒式熱情」,徐以琳說:「我聽到學生唱得好,會不由自主流下眼淚;但是遇到沒有準備就上課的,也會臭罵一頓。」和學生們一起哭一起笑,純粹感性的音樂教學方式成了徐以琳的音樂招牌。
多年來徐以琳依舊站在舞台上接受樂迷試煉,她也不曾放棄學習,「對聲音的挑戰,我永遠都不會厭倦。」徐以琳也深度探索解剖學介紹人體結構、肌理運用,以聲學原理解構如何發聲,進而建構美聲文化的教學,「身體就是聲樂家的樂器,要知道如何運氣讓聲帶振動而有不會傷害身體,這真的很重要。」
徐以琳桃李滿天下,包括女高音陳美玲、許育甄;次女高音石易巧,女中音陳珮琪,男高音林健吉、林義偉,蕭家駒、莊昀叡;男中音葉展毓、蔡政呈以及男低音廖宇盟等都是她的學生;女高音何佳陵已經站上舊金山歌劇院,石易巧也在德國德國Ulm劇院擔任駐院獨唱歌手,都能獨當一面,發光發熱。
石易巧表示,老師教學充滿熱情,有話直說,「我剛進東海上老師的課,很多都打掉重練,老師從發聲學到解剖學,鉅細靡遺,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健康地唱歌,這一點影響深遠」。
石易巧說,老師的學生都知道,無論是對於母音的要求、氣息支持的訓練、聲音傳送的目標、音色共鳴的統一、樂句線條的連續、歌聲角色的刻畫,一直到持續求新求變的激勵,透過老師的傳承,成為大家發光發熱的養分。
訂閱《早安世界》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